第(2/3)页 哟… 下意识的,当这条情报传入关麟的耳畔,关麟只觉得孙权这是开窍了呀! 这位阴厉的君主!何时学会,这般识人心了? 折辱曹丕,是将他“不要脸背刺”、“偷鸡不成蚀把米”的行为给遮掩过去,然后把同样的“不要脸”的标签转到曹魏的身上。 这是转移注意力,遮掩自己的过错,转移矛盾…以此争取大义上的支持。 幽禁各世家大族族长,是为了防止这些大族族长两面三刀背刺于他,同时集结出现有的东吴所有的力量去统一战线,抵御敌人的进击… 至于…发榜安民,抚恤前线兵卒家眷,乃至于…丈量分配田亩,这…不就是纯纯的让利于百姓。 以大刀阔斧改革的方式,重新启用能征善战的流寓派文武… 以百姓为基,以这些流寓武将为核心,去处理这次的危机么? 终究…孙权还是走了孙策曾经走过的道路啊! 想到这儿,关麟的眉头微微的挑动,其实,关麟已经意识到,或许…孙权这几项措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但无疑…这是饮鸩止渴。 东吴那些大族的能量远远超乎想象。 孙权能控制了他们一时,但一定无法长久的控制他们。 孙策的故事也已经表明,单纯想以镇压的方式去统治江东,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! 不过… 当此几条改革之下,消息传入庐江,怕是那里的兵勇战意将会再度激昂…这对老爹关羽是一次大考啊! 心念于此,关麟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… 他张口问道:“庐江那边如何?” 那名庐江的信使本就正想禀报,“二将军与张辽将军相约进攻庐江、平分庐江,可因为此前徐盛的激战,张辽将军身负重伤,命悬一线,魏军几乎没有帮上任何忙…再加上庐江城兵精粮足、军械充沛,仅凭二将军与关家军并未攻下庐江…庐江战事陷入了僵局,除此之外…” 说到这儿,信使顿了一下,接着禀报,“二将军派我来告知四公子,他欲召仲景神医去医治魏军的张辽将军…不知道四公子意下如何…” ——此消彼长! 这是关麟在听过这一番话后的第一个感觉。 一增一减,庐江城变成一块儿难啃的骨头… 最关键的是,这仗不能往后拖延,曹魏那边暂时退了,但不会一直退,也不会一直隐忍,必须在他们缓过劲儿来之前灭了东吴,迟则生变。 这点…并不轻松。 至于…让张仲景去救张辽! 唉…老爹还是“义”字当头。 当然,张辽也是义士,关麟也不会违拗了老爹的意思。 唯独一条… 他敢派仲景神医去,可那支魏军,他们敢接么? 就不怕因此,给他们的将军迎来不必要的猜疑么? “我知道了…”最终… 关麟一句话揭过这两道题。 医治张辽且不说,对付庐江,应对孙权这一系列的措施…其实关麟已经有了思路。 大抵计划不变,依旧是利用孙鲁育与孙鲁班这两只老虎的身份! 牌是在关麟手里,只要用好了,是足以利用她们的身份来瓦解庐江军民,乃至于江东军民的斗志与战意。 只不过,具体操作实施的方略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虑与完善。 “继续——” 关麟接着说,这时…一个个信使分别开始禀报,无外乎是襄阳、宛城、柴桑等各地的情报… 而随着这些禀报,关麟也依次对应的吩咐后,便示意让他们都退下。 随着众人的告退… 这酒肆的地窖内,除了一干关麟麾下,绝对的核心骨干与心腹外,只剩下丐帮的弟子,同时…有几名新的丐帮弟子走入,他们禀报的是北境传来的消息。 “公子,那马钧已经打听过了,究是倾整个鹦鹉之力,遍布整个洛阳城的搜寻,依旧没有他的下落…仿佛…整个洛阳,人人都知道魏王有一位器重的乘龙孙婿,但他是谁?人在哪?所有人一无所知…” ——『果然…』 关麟心头暗道一声,自打李藐传来“马钧”成为曹操的驸马都尉,被委以重任以来,关麟就没少操这份心,没少嘱咐灵雎、二哥关兴密切留意着马钧的位置、动向… 如果说东吴是疥癣之疾,那这马钧才是心腹大患! 很显然,曹操的这位驸马都尉,他隐藏的很隐秘,也很谨慎小心…这倒是符合曹操一贯谨慎多疑的性格。 这时…沔水山庄的代表,刘晔忍不住张口,“若是真如云旗所言,若马钧也能仿制出飞球,那或许战场的局势将彻底变革…” 念及此处,他提出一个大胆的猜想,“云旗?难道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反制飞球么?” 刘晔的语气有些急躁,俨然,他是有些担心…未来战场的格局。 关麟却是不慌不忙的解释道:“刘先生是高估这飞球了,其实这飞球是有弱点的…因为速度并不快,一旦地面上有所准备与预警,迅速的分散,是很容易躲开的!之前我们的成功,那宛城的天降神箭,那樊城的炼狱火海,不过是因为敌人并不知晓这是何物?毫无准备。” “试想一下,若是未来的战场双方都有热气球,那相当于把视野都给点开了,双方之间的排兵布阵将再无任何秘密,也就不存在埋伏、诡计阴谋…双方相当于明牌在打,或许…那时战争的发展,也就重新回到了春秋,回到了那个硬实力比拼的时代!故而…我担心的从不是飞球被那马钧所仿制,而是我们沔水山庄的一个个发明都会被他仿制,这样的军备竞赛…才是我最不愿意见到的。” 关麟说到了很关键… 很重要的一点,那就是双方明牌,比拼的内容从阴谋诡计变成了堂堂然、硬实力的角逐。 很难说,这是科技带来的进步还是退步… 但无疑…或许热气球的出现,或许科技提前步入这个时代… 会让这场一统天下的战争少死很多人,会让“正大光明”与“礼”字当前的战争…重新出现在这中华大地上。 因为在春秋时期,两国干仗就是这么“礼貌”的! 若是一方不讲武德,那连上战场的资格都没有。 那时凡事讲究一个“礼”,两国开战必须师出有名,不能说我看不惯你,所以我要打你,必须写清楚我打你是为了抢你的地。 写好后…需要派使者送战书。 被约战的国家也要懂礼,得摆个酒席款待敌方使者,还要奏乐和赋诗,双方在欢快的气氛中约定作战地点和时间,并且连人数都要约好,不能一边多,一边少。 开战的时间与地点也有规定,不能在有人住的地方打,不能在农忙的时候打,不能在敌国有瘟疫或者灾害的时候打,最忌讳的就是偷袭。 如果某国不提前通知就开战,绝对会被其他国一起鄙视。 战场上规矩就更多了,打开前要击鼓,意思是说,问你准备好了没有?必须等对方击鼓回应…双方才可以交战。 交战期间,双方还要遵守三个原则,其一不重伤,意思是敌人一旦受伤,不能补刀,必须放回去治疗。 其二不擒二毛,战场上遇到头发花白的人,绝不可擒来做俘虏。 其三不以阻碍,打仗的时候不能在地形狭隘的地方阻击敌人,要在开阔地带堂堂正正的决战。 这就是春秋时期所谓的——武德! 而战国时期一次次无下限的征战… 还有《孙子兵法》的出现,一句“兵不厌诈”一次次的刷新了武德的下限… 这也是为何…在后世某浑元形意太极拳掌门人的马老师会说——年轻人不讲武德! 因为马老师讲究的是春秋时期的武德… 跟现在的“武德”完全不是一回事儿。 其实… 要真摒弃了一切的阴谋诡计,都恢复“春秋”时礼仪之邦的打法… 第(2/3)页